4个实验室问题的典型答案
1
配制的药品试剂溶液,方法里没有要求,有效期期一般怎么规定?
参考答案:
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确定有效期,因为每个实验室环境条件,现场情况,使用方法都不同所以没有固定。一般实验室会自己确定,但是又没有更合理的解释,现在给出一个实用的方法:以氢氧化钠溶液举例,拟定1%浓度的,初步估计有效期为一个月,到一个月的时候比较下与当初新配的试剂是否有显著的差距,用仪器测或者滴定的方法测出现在的结果x,测n次(7~10)次,用(后边测N次的平均值-当初新配时候的浓度)的绝对值除以根号s(后边测的n次的标准偏差)乘以根号n,算出的t值,查表t检验临界值表,可以查出一个t检验临界值来,确定算出来的t值和表中的t值比较
1. 算出来的t值比临界值大,那就是说后边做的N次的结果与之前的有显著性差异,那么一个月就是长了的,需要缩短时间在做。
2. 算出来的t值比临界值小,那就是说后边做的N次的结果与之前的没有显著性差异,那么一个月就是合理的。
提醒,也不用每次每个试剂都来定,长期的经验还是有效的,当碰到不把握做一下,或者评审时候老师问起来了,做下就可以了。

2
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职责,按照RB/T 214分别对应那些条款?
参考答案:
质量负责人负责体系相关的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相关的工作,但他们的职责分的不会特别清楚,是会存在交叉的。没有强行对应的条款,一般在实验室他们的工作都是身兼数职,所以不能特别分的清楚。每个实验室对应起来都不一样,所以要按自己情况来定。
在RB214中内审和管理评审是固定的,内审由质量负责人做,管理评审由管理层做,除了这两个特别要求,其他的可以自己大致规定下就好
3
外培计划一般是询问培训机构,当培训机构的计划都没有出来的时候,可以晚点做人员外培计划吗?还是年初的时候必须要一起做了?
参考答案:
培训计划到底什么时候做,是实验室自己规定的,准则中没有要求,准则只要求
1. 识别培训的需求
2.识别培训的目的
3.识别培训的效果
存在以下情况,如果安排培训计划,但是完成不了,是属于正常的,要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下次计划再考虑这样的情况安排就可以了。
4
期间核查计划是每年年初制定还是随时可以制定?
参考答案:
准则中没有具体的规定,只是要求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就行。期间核查的计划可能是个大体的计划,有时还要具体变化,例如需要临时增加期间核查的情况,重点在实施上,不是计划。
5
新版的要求中,多次提及方案,比如:校准方案、内审方案、质量监控方案。方案是不是一段时间可以不调整,计划是每年制定呢?
参考答案:
质量监控
1.要有程序
2.要有记录,不是提出的方案。
方案一般是年初制定,计划是随时制定并调整的,方案比计划更固定。
计划和方案没必要一定区分的那么情况。
内审方案是新加入的东西,这里讲下:
内审方案包括内审频次,内审方法,内审职责,策划的要求以及报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