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设施与环境的控制程序

fevon 干货分享 7年前 (2018-09-22) 阅读(9919) 评论(0)

1目的

工作设施和环境是检测的资源之一,为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和环境(包括环境设施、安全设施、服务设施),保证检测环境符合规定要求,特制订本程序。本程序对设施的配备、检测环境条件的设定、监控和记录及检测区域管理做出了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作场所和内外检测环境的控制以及内务管理。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确定实验室检测设施和环境条件目标;审核检测环境配套设施与监控设备购置计划。
3.2专业室主管
提出检测环境配套设施与监控设备购置计划;监督检测人员维护检测环境。
3.3检测员
负责检测的环境条件的监测、控制和记录及内部整理。

4工作程序

4.1环境目标的确立
4.1.1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室主管,根据实验室检测工作要求,确定环境目标、环境监控手段、方法和配套的监控设施与设备。
4.1.2样品制备人员和样品员根据检测样品保存限制条件,向专业室主管提出配置相应配套设施和环境监控设备,以保证样品库安全、通风、干燥。
4.1.3根据消耗品注明的保存条件,实验室配置相应配套设施和环境监控设备,以保证消耗品试剂库避光、通风、干燥、防火、防盗。
4.1.4设备员根据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向专业室主管提出相应配套设施和环境监控设备,以保证仪器防震,防日光直射,防火、防爆,排除工作时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稳压、良好接地等要求。
4.1.5检测中心在相关检测场所配备温度计和湿度计,以监控检测场所的温度、湿度。
4.1.6对影响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制成《检测区域/项目环境条件要求表》。
4.2配套设施与环境监控设备的配置
4.2.1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专业室主管报来的配套设施与环境监控设备报告进行审核,并报告中心主任批准后予以实施。
4.2.2所有的配套设施(包括供水、供电、接地、抽风、仪器台、房间改造等),由专业室主管组织实施安装、维修。
4.2.3环境监控设备由设备员负责组织验收、安装、校准,具体执行《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4.3相互影响环境的隔离
4.3.1为了尽可能减小对检测工作的干扰,防止检测工种之间的相互污染、影响,检测中心对下列工作实施有效隔离:
1、检测区与办公区分离;
2、样品制备与检测区分离。
4.3.2各类检测区域应设置明显标识,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4.4检测中对环境的监控
4.4.1当环境条件对检测工作有显著影响时,检测人员在检测开始、检测中间、检测完成后,检查和记录环境监控参数,避免环境条件发生偏离后给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当发现环境条件出现偏离时,检测人员应立即停止检测活动,查找偏离原因。待环境条件恢复到控制标准且保持稳定后,检测人员对在环境失控时采集记录的检测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4.4.2当遇特殊客观原因使环境条件达不到监控要求时,专业室主管可实施隔离措施再继续检测。实施隔离措施后,仍达不到要求时,实施暂停检测。
4.5对检测环境的维护
4.5.1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室主管对各检测场所的照明、采光、通风、温度、湿度、防震等环境条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保证检测环境条件不会影响检测质量。
4.5.2试剂库的保存环境条件如发生偏离后,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对消耗品的质量进行验证,在证明质量没有发生改变后方可进行使用。验证记录存档。
4.5.3样品库的保存环境条件如发生偏离后,专业室主管应对样品的有效性安排核查。在确认样品没有发生变化后尽快恢复样品的保存环境条件。如发现样品特性发生了改变,则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对样品作善后处置。
4.6内务管理
4.6.1为确保检测中心环境满足检测要求, 检测区域与非检测区域分离。各组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管理。
4.6.2检测中心应保持布局合理、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不得乱丢杂物,不准存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在测试过程中和测试工作结束后,必须对残留传动轴/传感进行及时清理,保证现场的整洁。
4.6.3检测中心必须保持整洁,仪器设备安放、水电管线布置整齐。各检测室的常用工具需有序摆放,已摆放好的仪器设备不能随意移动。不准随意安装电源线,确因工作需要,应向专业室主管申请安装。
4.6.4综合室主管与供电、供水部门建立信息联系,并做好预防突然停电、停水等的应急措施,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4.6.5检测中心内要整洁安静,不准吸烟、吐痰、用餐、会客、搞娱乐活动等,不得进行其它与检测工作无关的活动。
4.6.6上班工作人员必须换衣、换鞋,穿工作服,带工作手套。工作完毕、下班时按规定擦拭保养仪器,切断电源(特殊情况例外,但应有记录)、水源,关好门窗,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工作并清理工作场所,打扫卫生。
4.6.7仪器设备运行中需有人值守。
4.6.8工作结束时应随时整理,使设备和环境都处待检工作状态;合理摆放仪器、样品,并明确标识其状态(合格、停用、未检、检毕等)。
4.6.9消防、卫生设施配备齐全,并保持有效。灭火器不得随便搬动。工作人员应掌握灭火器具的使用方法,确保安全。
4.6.10除本中心工作人员外,送检人员及其他非检测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检测室,所有业务接待工作均在室外进行。在内审、外审、参观、检查等情况下,需进入检测室者须由专业室主管办理登记手续,经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或中心主任批准,指定专人陪同,所有进入者均应遵守室内要求,不得违反。
4.6.11上班之后与下班前均应整理内务卫生。专业室主管负责组织对内务管理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
4.6.12专业室主管负责,检测员配合,定期检查内务管理情况。

5相关文件

*********-**-06-2018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程序
*********-**-19-2018 安全作业管理程序
*********-**-20-2018 环境保护控制程序
*********-**-27-2018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11-2018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18-QR01 检测区域/项目环境条件要求表
*********-**18-QR02 检测环境温湿度监控记录
*********-**01-QR02 外来人员出入登记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