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fevon 干货分享 7年前 (2018-07-28) 阅读(2320) 评论(0)

1目的

为了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中心配备了相应的仪器设备。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仪器设备的作用,更好地为检测工作服务,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则必须加强管理。

2适用范围

本程序制定了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维护、保管、使用、更新改造、报废处理及事故处理等的规定。本程序适用于仪器设备的管理,也适用于对使用外部仪器设备的要求,不适用于仪器设备的检定。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采购、验收、维修,设备员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
3.2设备员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及时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3.3检测员负责本室仪器设备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使其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

4程序

4.1仪器设备的采购及验收规定
4.1.1检测员根据检测工作情况,提出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专业室主管编制采购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核,中心主任批准后,报公司统一购置。
4.1.2所购主要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牵头,专业室主管组织、仪器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组成验收组,共同开箱验收。
4.1.3验收内容包括:采购计划、合同书、装箱单、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无损、零配件是否齐全,然后安装调试各项技术指标是否符合出厂要求,整机性能是否良好等。验收完后上述人员均应在验收单上签字,以示负责。一般仪器设备由有关检测员和设备员按上述内容及程序进行验收即可。
4.1.4对验收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由专业室主管协调公司向厂方联系协商解决。
4.2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及使用规定
4.2.1所有仪器设备使用环境均应满足说明书的要求,对电压、湿度、温度等条件应作详细记录。
4.2.2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安装好后,位置不得随意移动,确需移动,经批准后重新请有关专业人员安装,环境应满足要求,并经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
4.2.3专业室主管每年制定年度仪器设备保养维修计划。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日常的检修工作,需要大修的应请有关专门维修技术专家进行修理。
4.2.4各类仪器设备在修理前,要了解仪器的结构、原理、性能,分析故障原因及现状,提出修理方案及应采取的措施,方可进行修理,并认真做好维修记录,写出较大故障的维修报告。
4.2.5各检测室仪器设备使用人员负责仪器设备日常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清理、擦油、润滑等工作,对长期不用的电子仪器设备应定时开机,保养检查并做好记录。
4.2.6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原理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持证上机并及时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新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机。
4.2.7使用过程中,仪器设备出现过载或处置不当,显示结果可疑,或经过检定证明其有缺陷,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注上明确标记,直到修复并重新检定、检测和校准,证明其功能已经恢复良好为止,方可继续使用。有关检测室应检查由于这种缺陷对过去进行的检测所造成的影响。
4.2.8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需经考核后,授权使用;进修、实习人员不得单独使用各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4.2.9所有检测人员不得在“停用”仪器设备上进行检测。
4.2.10检测中心内部仪器设备的借用由设备员确认并在仪器设备档案中记录备案。外单位借用仪器必须出具借用证明并办理书面手续,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出。借用期间必须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质量完好,如出现问题完全由借用方承担责任。仪器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借出与归还的检查记录,归还时经检查完好无损,各项技术指标与借出时一致方可办理交接签字手续。
4.3关于仪器设备的管理
4.3.1用于检测工作的仪器设备由设备员负责统一管理。
4.3.2所有仪器设备必须建立台账。台账内容应包括设备名称、主机型号、技术指标、制造厂出厂编号、出厂日期、购置日期、检定周期、检定单位、检定结论、检定日期等。
4.3.3主要仪器设备必须建立档案管理。档案内容应包括:登记表、装箱单、使用说明书(或说明书复印件)、验收报告、进口仪器设备校验方法(译成中文)、使用记录、故障维修和保养记录、检定合格证。
4.3.4每一台仪器设备必须进行标志管理,表明其校准状态。经检定/校准合格者贴上绿色“合格”标志;经检定/校准某一项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或某些功能丧失,但仍能使用者贴上黄色“准用”标志;仪器设备已坏或检定/校准不合格者贴上红色“停用”标志。对已贴上红色“停用”标志的仪器设备应搬离测试现场;不需校准的设备应贴上“免检”标志。对辅助设备也应表明其状态。
4.3.5借用或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时,也应按照上述第五条及本条有关款项规定执行。
4.4仪器设备降级,更新改造及报废的规定
4.4.1仪器设备因长时间使用或发生过一般事故,技术性能有所下降,经调试维修检定后仍可用于检测工作,可降级使用。
4.4.2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应纳入检测中心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更新改造必须进行技术论证,并报上级主管部门,获得经济支持后方可进行。
4.4.3仪器设备属于下列情况可作报废处理:
a)因长期使用或发生重大事故,基础部件严重损坏,修理后其技术性能不能达到检测工作要求;
b)仪器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c) 维修费用过高(一次大修超过原值50%以上),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算;
d)机型已淘汰,性能低劣,又不能降级使用;
e)主要零部件不生产,无法补充而长期未修。
4.4.4需报废的仪器设备由各检测室提出书面申请,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鉴定,报主任批准,并按管理权限审批,方可履行报废注销手续。对大型精密仪器的报废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审批。
4.4.5报废仪器设备一律入库保存。
4.5仪器设备事故及其处理
4.5.1仪器设备正常磨损、自然“衰老”以外的损坏或其他缺陷或偏离,造成了检测工作的中断,为仪器设备事故。
4.5.2中心应核查该仪器设备的缺陷或偏离对先前的检测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并执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4.5.3对于一般零部件损坏,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应立即报告设备员和专业室主管,检查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
4.5.4对于仪器设备损坏严重,必须进行大修方可恢复性能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的重大事故,操作人员必须保护现场,并立即断电、断水、断气,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迅速报告专业室主管和技术负责人。
4.5.5对重大事故,由主管领导和技术负责人组织设备员、专业室主管、维修人员、安全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写出调查报告,进行事故处理。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出现的重大事故还应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5.6调查报告必须写清事故原因、性质、仪器设备损坏程度、维修措施、预计修复时间及对当事人的处理意见。

5相关文件

*********-CX-29-2018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6质量记录

*********-CX27-QR01 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
*********-CX27-QR02 非校准设备及工具一览表
*********-CX27-QR03 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表
*********-CX27-QR04 仪器设备验收记录表
*********-CX27-QR05 仪器设备年度保养维护计划表
*********-CX27-QR06 非校准设备及工具预防性维护计划表
*********-CX27-QR07 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
*********-CX27-QR08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CX27-QR09 非校准设备及工具预防性维护记录
*********-CX27-QR10 仪器设备降级/报废申请单
*********-CX27-QR11 仪器设备封存/启用申请表
*********-CX27-QR12 仪器设备领用/借用申请表
*********-CX27-QR13 现场租用外部设备记录表
*********-CX27-QR14 仪器使用授权书

发表评论